menu
close

教学工作

实习实训

“开局即高能”:2025级社会工作专业新生认识实习圆满收官
日期:2025-09-27 阅读:
打印

为帮助2025级社会工作专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方向、明确发展路径,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9月22日-9月26日)的“开局即高能:社工初体验”认识实习活动。这是鲁东大学首次面向本科新生系统开展的“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也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进实践教学前移、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的一次全新探索。

本次认识实习以“课堂引领+专题讲座+实地参访+职业规划”为主要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从“学生”到“专业学习者”的角色转变,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后续四年的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专业启航:从“初识社工”到“学业规划”

认识实习首日,社会学系主任毕婧千以“开局即高能:社工初体验”为主题为新生开讲,从学科价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未来发展路径,系统梳理了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逻辑,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对专业学习的整体认知。

同日,马洪旭老师带来“考公·考研·就业分享”讲座,邀请了25届社会工作毕业生进行经验分享,以真实案例解析社会工作学生未来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为新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路线图。

二、职业认知:多元讲座拓宽专业视野

923,深圳市龙岗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高级社工师石圆圆带来“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专题讲座,结合一线实践经验剖析社会工作价值观与职业使命

特邀莱阳市众城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王艳梅作《社区禁毒与社区康复实践》主题报告,王艳梅主任结合自身多年一线经验,深入讲解了毒品知识、毒情现状以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实践案例,重点分享了社会工作在禁毒与康复中的专业价值和方法路径。

本次实习设置了“同伴引领”环节,陈国晴和冷瑾怡两位同学的“深圳社工实习分享会”从学生视角出发,展示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成长过程。

曹可如和郑明慧两位同学围绕自己在院舍社会工作领域的实习与工作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她们从服务对象需求、工作方法应用、机构协作模式等多个维度出发,展示了社会工作专业在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领域的具体实践场景,激发了新生对这一重要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三、实地参访:走进机构,体悟“社工之路”

在实习的中后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工作一线机构进行参访学习。

在烟台市芝罘区社会组织创益园,学生了解了社会组织孵化、公益创投等项目的运作逻辑,对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有了直观认知;在蓝天救援队,学生学习了应急救援知识和生命救援技能,体会到社工在突发事件中的专业价值与使命担当;在烟台市老年福利中心,学生通过与老年人互动、了解智能化服务设施,切身感受到社会工作在老龄服务体系中的深度参与与创新发展。

四、职业启航:走近盈科,畅想未来

在职业探索环节,学生们还走进盈科律师事务所,了解组织架构与岗位分工,并与盈科行政团队及校友面对面交流职业发展经验。这一环节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拓宽了就业视野,将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法律服务、企业管理等领域的职业机会联系起来。

五、总结反思:分享体悟,深化认知

本次认识实习将班级分享会作为收尾环节。同学们围绕一周以来的参访感受、讲座收获与职业思考展开交流分享,从最初的“专业初印象”到逐渐形成“学习方向感”,从对社会工作的模糊概念到明确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大家的思考都更加成熟、清晰。许多同学表示,实习让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社会工作”的价值,也对未来四年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有了更坚定的方向。

六、收获与展望:从“认知”到“行动”的跃升

本次认识实习是鲁东大学首次面向本科新生系统开展的专业认知实践教学,也是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一周的集中式学习与体验,学生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了系统、立体的理解,对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对“知识—实践—职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本次认识实习由社会学系焦玉良、毕婧千、马洪旭、尹豆豆四位专任教师全程指导和组织实施,为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盈科法学院将继续探索“课堂+社会+职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认识实习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让更多学生在入学伊始就拥有“走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起点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