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继焦教授应邀赴鲁东大学,围绕“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产业发展、人口多元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如何申报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两大核心主题,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交流会议。鲁东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长闫志明教授、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副院长张祥伟、鲁东大学边疆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王景迁,以及学校社会工作专业3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上午的交流环节中,张祥伟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张继焦教授在民族学、人类学及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学术背景与突出成就,并对张继焦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张继焦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术研究经历,以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为研究核心,系统阐述了该区域在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多元化发展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现状与趋势。他提出的观点不仅为社会工作学科介入民族事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参考,更分享了多个具有实操性的案例,为在场师生拓宽了研究视野。
下午的会议则聚焦“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报”主题。张继焦教授凭借自身多年参与项目审阅的经验,首先针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随后,他深入讲解了项目申报的重点要求,包括申报书撰写中需重点关注的五大维度、申请信息填写规范以及撰写技巧等核心内容。最后,张继焦教授结合自己主持的“老字号”研究项目案例,生动展示了从选题构思到申报材料撰写的完整过程,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会议最后,闫志明处长、张祥伟副院长、王景迁教授、陈为雷教授等参会人员先后分享感悟,并与张继焦教授展开深入探讨。
此次学术交流会议推动了鲁东大学社会工作学科与国内顶尖研究力量的对接,促进了学科交叉创新,更在人才培养与学术联系搭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张继焦教授分享的学术心得为该校教师开展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需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既要培养国际化视野,更要具备敢于质疑的学术勇气,为未来的学术道路与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撰稿:王景迁 初审:毕婧千 复审:王际科 终审:张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