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并举行盛大阅兵
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在这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中
来自当年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的女民兵方队中
闪耀着来自鲁东大学
盈科法学院法学专业2022级本科4班
秦慧颖的英姿飒爽的身影
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
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秦慧颖,女,共青团员,2002年10月生,山东临沂沂水人。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法学2022级本科4班学生,2020年9月考入鲁东大学。
该同学2021年9月入伍,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该部队是当年的抗日英雄连队黄土岭功臣炮连),多次完成中环军区军用码头升旗、“七一”军营开放等大项任务,多次参与驻港部队“两营活动”升旗等任务,服役期间表现优秀,荣获“优秀退伍士兵”。
2023年9月,退役复学后加入鲁东大学国旗护卫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和征兵宣传大使,多次开展红色国防教育宣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校期间,荣获优秀退役士兵奖学金。
2025年2月,接到上级召唤,参加军方大型庆典活动的训练和选拔工作。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加入了大阅兵的女民兵方队,于9月3日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检阅。
“秦慧颖同学参加九三阅兵的事迹令我深感振奋,她从驻港部队退役后依然心系国防,担任军训教官和征兵大使,这次更以女民兵身份光荣受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个人成长应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作为学生,我们应当以秦慧颖同学为榜样,既学好专业知识,更培养家国情怀,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学生会主席任远硕谈及感想时,语气中满是敬佩和坚定。
退伍士兵学生杨桐桐分享感悟:“在学院组织观看阅兵时,面对整齐划一的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也可以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主席和人民的检阅。当方阵中喊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时,由于条件反射,我差点跟着喊出声,这时身旁的同学说,我们学院的大学生退役士兵秦慧颖也在其中的女民兵方阵,让我本就受阅兵式震撼的内心又添了几分惊讶。原来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祖国检阅的将士就是我身边认识的同学。还记得在筹备学校运动会方阵时,她和我一起指导学院方队训练,现在居然上了电视,成为了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能将自己的两年青春投入军营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经历之一,不论在学校还是在部队,我都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将自己发光发热。”
“当我得知秦慧颖同学参加本次阅兵,内心里充满骄傲和自豪,相信她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她是我们全校师生的荣耀。希望学生们能以秦慧颖同学为榜样,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服务社会的报国行,为实现强国梦想贡献青春力量!”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严煜感言。

而秦慧颖本人经历了半年多的高强度训练,则有更深的感触:半年的阅兵集训、考核与最终的受阅,绝非一段普通的时光,而是一场对意志、体魄与精神的极致淬炼。是身体的极限挑战。军姿站到僵硬,踢腿踢到麻木,汗水浸透衣衫,皮肤晒出深深的“阅兵印”。其次枯燥和疲惫是最大的敌人。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边缘,是靠着一股“不能给集体拖后腿”的信念撑下来的。个人的微小失误会影响整个排面,乃至整个方阵。这种巨大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支撑每个人走下去的最强动力。
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刻入骨髓的标准。考核的压力无处不在,每一次合练都是一次考核。这种高压环境逼迫出每个人最大的潜能,将“优秀”变成“及格线”,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当真正站在长安街上,听到指令,迈出第一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时,所有的疲惫、汗水、伤痛瞬间化为乌有。心中充斥的只有无比的激动、自豪和神圣感。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千百次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在驱动身体,每一个动作都完美无瑕,如同本能。
近年来,盈科法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秦慧颖的成长与绽放,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更是学院国防教育成效的鲜活缩影,学院将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把握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努力成为怀揣家国情怀、能够经世致用的时代新人。